你对色彩,一无所知。
读懂这篇文章,除了要先理解引言里的彩色胶片版的区域曝光系统,还要先读完〈专业摄影的大基本功:底片扫描系统(黑白胶片版)〉。也就是说,黑白摄影是彩色摄影的基础(请见〈专业摄影的大基本功:区域曝光系统(黑白胶片版)〉),再学会扫描黑白底片,才能知道怎么正确地扫描彩色底片。如果上面的「老三篇」全都没读过,你对摄影一无所知;读过一篇、两篇,算是一知半解;读过三篇,你可以继续往下读了。
〈专业摄影的大基本功:区域曝光系统(彩色胶片版)〉说到了「色彩空间」(color space)的概念,顺道指出了有「RGB空间」和「HSL空间」两种,但并没展开。这是因为在拍摄阶段运用区域曝光系统的时候,理不理解色彩空间和会不会用区域曝光拍照的关系不大,后者只需记住「给重要的暗部以正确的曝光」和「以重要的亮部为标准决定冲洗时间」两句话即可。我只是作为结论指出了,这样做可以确保色彩(经过曝光和冲洗两个过程之后)被准确地记录在胶片上。但我们要把底片电子化并以JPEG格式预览,才能知道所谓「被准确地记录在胶片上的颜色」究竟长什么样。因此需要扫描。
你可能会说,〈专业摄影的大基本功:底片扫描系统(黑白胶片版)〉不是已经给出了扫描底片的一般过程了吗?扫描彩色底片,把胶片类型从「黑白负片」改成「彩色负片」不就得了?你和之前的我一样,把这件事想得过于简单了:黑白照片只有1种颜色,即深浅浓淡不同的灰色;彩色照片至少要有3种颜色。这就是为何在讲扫描彩色负片的步骤以前需要先讲「色彩空间」的原因;请见〈什么是「色彩空间」?〉。引言到此为止,我们开始。
STEP 1:胶片放在架子上,装入平板扫描仪
【需要的材料】
胶片,装胶片的架子,白手套,平板扫描仪
【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
1.胶片,装胶片的架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2.白手套:拿胶片的时候要戴手套,不然会留下指纹。别怕麻烦,也别说我矫情,谁用谁知道。
3.平板扫描仪:扫胶片的扫描仪不是一般的扫描仪,我用的是非常入门但也够用的Epson Perfection V600(官网截图如上)。中端扫描仪的价格单位是「万元人民币」。中端的意思是「开店用的」。
【STEP 1要做的】
1.戴上手套。
2.装好胶片:小心翼翼地把胶片装在架子上,放进扫描仪,合上扫描仪的盖子。
3.脱掉手套。
STEP 2:打开扫描仪,进入扫描软件,搞定基本设置
【需要的材料】
连上扫描仪的计算机(Mac和PC均可),Epson Scan软件(我的版本号是3.9.2. OSC,底部写着时间是2002年,可见16年后依然够用;软件不支持Linux系统)。
【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
1.计算机:Mac和PC都行,也看不出什么差别。不要对Mac有迷信。
2.Epson Scan:可以用来扫描的软件还有VueScan和SilverFast,但不像很多人写的比Epson Scan好多少,我也没用过。作为一个基本前提,我坚持「满足需求的付出最小化原则」,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STEP 2要做的】
1.模式(蓝色矩形框):选择「专业模式」。其他模式剥夺你不同程度的控制力。
2.原稿和目标类型(红色矩形框):文稿类型选择「胶片」,胶片类型选择「彩色负片」。图像类型选择「48-位全彩」,分辨率选择选「6400」。为什么扫描分辨率要选6400dpi?简单说,这是Epson Perfection V600的「光学分辨率 」(optical resolution),扫描就是要发挥扫描仪的极限。更内在的原因,(如果有的话)将是另一篇文章要谈的内容。
3.调节器(左侧黄色矩形框):除了DIGITAL ICE Technology以外,其他的都不要勾选。这个叫ICE的Technology是自动去除胶片上的灰尘用的,虽然也会改变胶片原汁原味的呈现方式,但为了减轻后面步骤的负担,这里予以保留。这也是我能接受的机器处理的上限。
4.配置(下侧绿色矩形框和后侧黄色矩形框):点击「配置」按钮后弹出右侧黄色矩形框里的内容,只有「彩色」的标签有用。彩色和黑白一样,选择ICM(Mac版本显示为ColorSync),来源选择「爱普生标准」,目标选择「Adobe RGB」:一则,传说Adobe RGB比sRGB色彩更丰富,而且后面会用到Adobe的产品,所以这么选了;二则,Adobe RGB的安装文件需要到官网下载。
5.预览(下侧靠上绿色矩形框):点击「预览」按钮,右边显示扫描仪里的一条胶片(6张底片)的粗略样子。窗口上方的标签选择「普通」。
6.缩放(右侧紫色矩形框):选中要缩放的1张底片,点击「缩放」按钮,底片将会放大显示。进入下一步。
STEP 3:打开柱状图调节器,感受被数学支配的恐惧,然后战胜它
【需要的材料】
一点数学知识。
【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
一点数学知识用来明白柱状图(histogram)、黑点(black point)、白点(white point)、伽马值(Gamma)、输出黑点(output black point)、输出白点(output white point)等非常基本的概念。
1.柱状图:横轴是光的亮度,从最暗的黑到最亮的白,用0到255来表示(0代表最暗的黑,255代表最亮的白)。这里要多说一句,0到255有256个值,也就是2的8次方,似乎对应着「24-位全彩」(红、绿、蓝都用8位二进数表示),而不是我们在STEP 2选择的「48-位全彩」(红、绿、蓝都用16位二进数表示),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如果我们以1为最小单位,确实只能把0到255分割成长度为1的256个小部分,但如果以0.5为最小单位,小部分的个数相应增加为512个;……;如果分割成65536个小部分——也就是2的16次方——,0到255就成了「48-位全彩」的代表。彩色胶片的柱状图还可以分成红、绿、蓝的3个通道(channel),意思是一样的。
2.黑点:黑点用黑色三角形表示,位于最左侧,代表最暗的黑,——黑点左侧(比黑点还暗)的亮度全部成了最暗的黑。显然,如果把黑点拖到0的位置,只有最暗的黑才是黑,其他所有的亮度都是不同程度的灰。所以,黑点是「相对最黑」的概念,而不是「绝对最黑」的概念。我们把黑点往右拖动,画面整体变暗,原因在于所有亮度相对于黑点的距离都变短了。在红、绿、蓝3个原色通道里,黑点表示最暗的原色,比如最暗的红、最暗的绿、最暗的蓝。
3.输出黑点:上面说的黑点是扫描仪对底片扫描时感受到的相对最黑,扫描之后将生成一个电子文件,自然也有相对最黑的概念,我们把后者叫「输出黑点」,以示区别。在红、绿、蓝3个原色通道里,输出黑点表示最暗的原色,比如最暗的红、最暗的绿、最暗的蓝。
4.白点:白点用白色三角形表示,位于最右侧,代表最亮的白。——白点右侧(比白点还亮)的亮度全部成了最亮的白。显然,如果把白点拖到255的位置,只有最亮的白才是白,其他所有的亮度都是不同程度的灰。所以,白点是「相对最白」的概念,而不是「绝对最白」的概念。我们把白点往左拖动,画面整体变亮,原因在于所有亮度相对于白点的距离都变短了。在红、绿、蓝3个原色通道里,白点表示最亮的原色,比如最亮的红、最亮的绿、最亮的蓝。
5.输出白点:上面说的白点是扫描仪对底片扫描时感受到的相对最白,扫描之后将生成一个电子文件,自然也有相对最白的概念,我们把后者叫「输出白点」,以示区别。在红、绿、蓝3个原色通道里,输出白点表示最亮的原色,比如最亮的红、最亮的绿、最亮的蓝。
6.伽马值:伽马值用灰色三角形表示,位于黑点和白点之间,但不代表「中度灰」。如果我有朝一日能还上赊下的账,会好好谈谈伽马值的意思——非常有意思——。伽马值永远大于0,也没有输出伽马值的概念。记住即可。
为什么要感受上述被数学支配的恐惧?原因很简单,黑点、白点、伽马值是控制照片呈现方式的最底层语言。对彩色摄影来说,照片呈现方式就是不同程度的红、绿、蓝的叠加;对胶片摄影来说,扫描是在电子设备上看到照片的首要一步。合在一起,要想搞好彩色胶片摄影并分享给别人看,这点数学知识都是必要的。况且并不困难。
【STEP 3要做的】
1.打开柱状图调节器(左侧绿色矩形框):弹出中间的窗口。
2.随意调节黑点、白点、伽马值、输出黑点、输出白点(中间黄色矩形框):会看到右侧红色矩形框里的底片随之发生变化,有的变化让你感觉舒服,有的让你感觉不舒服,有的差别不大。不舒服的时间越长,越能感觉被数学支配的恐惧。当然也可以在红、绿、蓝的通道里调整黑点、白点和伽马值。
3.战胜被数学支配的恐惧:一则,你懂了上述基本感念是什么意思,已经遥遥领先80%不懂和以为很懂的人了,应该感觉满足(至少在这一步);二则,虽然现在还不知道怎么调节上述参数才能一步到位地产生舒服的效果(下一步即可实现),但只要鼓捣的次数足够多,总会发现比开始时看到的底片有了改进,换言之,隐隐感觉存在一种最优的调节模式——我称为「系统」——。
STEP 4-1:取得所有的原色数据,保持伽马值=1的线性方式
【需要的材料】
对色彩空间的了解。
【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
扫描仪使用的正是RGB空间的语言。在拍摄阶段,我们把透过镜头的光以「红绿蓝的负色」的方式——红变成了青(也叫「负红」),绿变成了紫(也叫「负绿」,蓝变成了黄(也叫「负蓝」),请见〈什么是「色彩空间」?〉。——记录在了彩色胶片上,扫描阶段就是要将胶片上的三原色准确地投射到屏幕上。既然要准确,我们的目标就是「取得所有的原色数据」,同时不对原色的呈现方式动任何手脚,或者说让伽马值=1。
【STEP 4-1要做的】
1.输出黑点和输出白点设为0和255,伽马值设为1:首先在红绿蓝的合并通道里(最上方的彩条),将代表输出黑点的黑色三角形拖到最左侧(或直接在文本框里键入0),再将代表输出白点的白色三角形拖到最右侧(或直接在文本框里键入255)。这样做的原因在于,我们将输入和输出两个过程等价合并为了一个:下面只考虑输入过程即可,因为对输入过程里的黑点、白点、伽马值无论做出什么样的设置,都会在输出的电子文件里得到完整地体现,——我们已将黑点设在了绝对黑的水平,将白点设在了绝对白的水平,输入就是输出。设置完毕后,红、绿、蓝的单独通道里的输出黑点和输出白点也自动锁定了在0和255的水平上,无须单独调整了。伽马值也是一样,再合并通道里设为1后,单独通道的伽马值也会自动锁定为1。
2.在红、绿、蓝的每个通道里取得所有的原始数据:在每个单独通道里,将代表黑点的黑色三角形拖到「有数据的最左侧」(注意不是0,是有像素分布的最暗处),将代表白点的白色三角形拖到「有数据的最右侧」(注意不是255,是有像素分布的最亮处)。这样一来,我们就在红、绿、蓝的每个通道里取得了所有的原始数据,没有切掉本来有的颜色(英文叫clipping)。
3.为什么对彩色负片设置黑点和白点的办法不同于黑白负片:这涉及到黑白负片和彩色负片的本质不同。黑白负片只有1层,只负责纪录光的明暗;彩色负片有3层,分别用来记录红、绿、蓝3种原色的明暗。因此,黑白负片不是「没有颜色的负片」,而是「只记录明暗的负片」,对它设置黑点和白点时,其实是在整体性地操纵底片的明暗(或者通俗地叫作「黑白」)。扫描彩色负片的实质是分别提取记录在3层上的红、绿、蓝,既有颜色又有明暗(或者通俗地叫作「彩色」),因此准确提取了彩色(包括颜色和明暗两个方面),也就整体性地提取了底片的彩色。这是为何对彩色负片设置黑点和白点的时候,要把二者分别放在「有数据的最左侧」和「有数据的最右侧」,而不是0和255,也不是黑白负片常见的在「无数据位置」放黑点的处理方法。
STEP 4-2:手工地进一步「去色罩」,扫描成TIFF文件
【需要的材料】
对胶片制作工艺和色彩空间的了解。
【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
底片在感光材料上覆盖了一层薄薄的膜,这个膜是有颜色的——大体接近橙黄色——,尽管透光但也不是完全透明的,因此对膜下面的颜色来说形成了一个「色罩」(color mask)。色罩的「橙黄色」,扫描出的负色是「蓝青色」(介于蓝和青之间的颜色;名字是我取的):色罩越接近黄色,负色越接近蓝色,黄色越深,蓝色越深;色罩越接近橙色,负色越接近青色,橙色越深,青色越深。事实上,扫描仪对底片的颜色会预处理的,换言之,它在展示出扫描预览的时候,已经完成了一步自动化的「去色罩」工艺,否则我们在STEP 4里准确取得红、绿、蓝三个通道的数据后,看到的预览还会更偏蓝青色(底片橙黄色的负色);结果却是大体接近照片本色的样子,由此反证扫描仪对底片的色罩做过处理。
但是,扫描仪不可能预先知道每种彩色负片的品牌和型号——并进行相应的去色罩处理——,它能做的必然是某种统一化的模糊处理,结果就是误差不同的呈现方式,需要手工地进一步去色罩,依靠的是我们的眼睛。这个过程带有不可避免的主观色彩和个人技艺的味道。但也不是说毫无客观标准可言:差不多所有人都能看出照片是不是过分地偏黄或偏蓝,在此范围之内的都被认为是基本准确的颜色。我想强调的是,既然我们在扫描底片,就要尽可能地去掉故意为之的艺术风格,尽可能地保留拍摄场景和使用胶片的原味和旨味,把艺术创作交给后期处理好了。
【STEP 4-2要做的】
1.反覆试验,适度地减少蓝色:以我的经验判断,Epson Perfection V600的去色罩程度算是轻的,因此对我来说——再次强调仅对我来说——,需要进一步地减少蓝色(黄色的负色)。调整颜色在绿色矩形框力的「图像调整」模块。说明一下:Epson把Magenta翻译成「洋红」,也有翻译成「品红」的,我简单地叫作「紫」。纯粹出于读写的方便,希望不要引起误会。另外:减少蓝色的时候,建议以1为单位微调,避免过度调整的问题(如果选的「48-位全彩」,0到255代表的是65536种颜色,单位1对应了65536/256=256个色,减少1意味着去掉256种颜色。我在这里的减少量为-5。
2.反覆试验,适度地减少青色:没有底片的镀膜是纯粹的黄色,或多或少地都会往橙色的方向偏一偏,因此在减少蓝色的同时,通常也要酌量地减少青色(底片越接近橙色,青色减少越多)。我在这里的减少量为2。
3.记住蓝色和青色的减少量,应用到其他所有底片:看起来反覆试验对蓝色和青色的减少量似乎是件非常麻烦的事情,其实不然。一则,只要在1张底片里设置好了二者的数值,处理其他底片时会自动应用这里的设置,不需要每次都调整;二则,也是更加重要的,建议记住蓝色和青色的减少量,作为扫描这款胶片——示意底片来自Kodak Ektar 100——的默认设置。这样在下次扫描同一款胶片时,不用再试验蓝色和青色的减少量,直接套用之前确定的模板即可——比如对新的一卷Kodak Ektar 100,我会不假思索地将将蓝色减少-5,青色减少2。
4.扫描成TIFF文件:在点击主窗口「扫描」之前,先点击右侧的画着一个文件夹的图标。这里不仅能选择保存扫描文件的位置,更重要的是把文件类型选择TIFF,这样可以完整保存底片记录的信息。在我的版本的Epson Scan里,TIFF又被细分为了Multi-TIFF、全真数码影像技术II(TIFF)和TIFF,我没有选过前两种格式,也对之间的差别没有了解,这裡避过不谈,直接选择TIFF即可。然后点击「扫描」,一段时间以后,你将得到一个完整保存底片信息的TIFF文件,下面进入Lightroom的领地。
STEP 5:裁切底片大小,保留原始比例
【需要的材料】
Adobe Lightroom
【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
软件全称是Adobe Photoshop Lightroom,我用的版本是 Classic CC 7.0,以下简称为Lightroom。从名字就能看出来,Lightroom是作为Photoshop的部分存在的,可以简单理解为「在Photoshop之前用到的图形处理软件」,或者叫「简化掉Photoshop部分高级功能的图形处理软件」。对扫描胶片来说,Lightroom可以完成的事用Photoshop一样能够做好,不过按照「满足需求的付出最小化原则」,可以用更简单的工具处理的任务,就不要交给更复杂(也更高级)的工具处理。这是我的偏好,最好再次声明一下。
【STEP 5要做的】
1.导入扫描好的TIFF文件:非常简单,不说了。
2.裁切底片大小(右侧黄色矩形框):点击长方形的虚线框,左侧红色矩形框里的底片预览会多出实线的九宫格,拖动九宫格的边将改变底片大小,拖动九宫格的内部将选取放在九宫格(也就是裁切后的底片)里的照片部分。
3.保留原始比例(右侧黄色矩形框):除了直接拖动九宫格,还可以在黄色矩形框里通过下拉选单直接设置底片尺寸,然后再拖动九宫格确定放置照片的位置。在〈「全画幅」的真名叫「小画幅」〉里我说过,135胶片的长宽比是3:2或6:4,这里扫描的也是135胶片,因此底片的原始比例就是3:2或6:4,选择这项即可。为什么要保留原始比例而不是直接在Lightroom里做出调整呢?原因在于,我把Lightroom的功能定位成「将初步扫描阶段产生的低级中间品,加工成作为高级中间品的数码底片的工具」,它的产品无论多么高级,仍然是保留了「中间品」本质的、彻底完成了数码化的底片,需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原始信息。底片的原始比例,当然是原始信息。
STEP 6:最小限度去除灰尘
【需要的材料】
Adobe Lightroom
【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
Lightroom的基本功能只有三个:一是裁切底片(STEP 5),二是去除灰尘,三是导出底片(STEP 7)。为什么要去除灰尘?因为胶片是实实在在的物理材料,是材料就有灰尘。不能完全避免?不能。除非在无尘环境里完成胶片冲洗和扫描的过程,还要确保用来冲洗和扫描胶片的全部工具都是无尘的。进一步地,看起来似乎是「灰尘」的东西,有可能是药液、水迹的残留以及胶片的损伤,比如装卸胶片时工具或指甲造成的划伤。这种种的误操作,都会让理论上光洁无暇的胶片出现各种「灰尘」。Lightroom提供了去除灰尘的工具。
【STEP 6要做的】
1.找到灰尘(左侧红色矩形框):放大尺寸预览底片,可以很容易发现灰尘。在彩色胶片里,灰尘表现为白色或彩色的、很暗或很亮的、几乎没有纹理的圆点和曲线。
2.去除灰尘(右侧黄色矩形框):点击黄色矩形框里的带箭头的小圆圈,光标相应地变成一个白色的圆圈,大小可以在右侧进行调整。将白色的圆圈套住灰尘,单击就会消除灰尘。原理是软件通过分析比对,用颜色和纹理都非常接近的另一块圆形区域来代替灰尘区域。
3.最小限度去除灰尘:还是「满足需求的付出最小化原则」。还记得在STEP 2里,我只保留了用来去除灰尘的DIGITAL ICE Technology,已经去过一遍灰尘了。但是扫描仪会有遗漏,所以才要在Lightroom里再手工去尘。为什么不在一开始连DIGITAL ICE Technology也去掉、改成完全的手工去尘呢?因为扫描仪非常精密,而你的胶片即便用肉眼看非常干净,在扫描仪那里都会让细小的灰尘纤毫毕现(应该为扫描仪的精准感到幸运),纯粹依靠手工去尘的做法非常不现实,所以在开始时我们让机器来去除灰尘。从我扫描胶片的实际经验看,Lightroom手工去尘几乎是必不可少的步骤,这从反面证明了机器去尘的原则在于「宁可放过一千,不可错杀一个」。如果单从效果上看,我们认为DIGITAL ICE Technology对底片信息的损害非常有限,不会错误地去除本来不是灰尘的「灰尘」,但会留下应该去除的真的灰尘。因此,把这个工作交给我们来手工完成,从道理上讲是合适的,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相同的要求:对拿不准是不是灰尘的部分,合适的做法是不去除;只去除可能性非常大的灰尘。作为「满足需求的付出最小化原则」的推论,我将这种做法称为「最小限度去除灰尘」,目的还是在于最大限度保留底片记录的宝贵信息。
STEP 7:导出DNG文件,得到数码底片
【需要的材料】
Adobe Lightroom
【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
在Lightroom的三个功能里,裁切底片(STEP 5)、去除灰尘(STEP 6)已经完成,终于到了第三个功能、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将裁切去尘后的底片导出为DNG文件。DNG是数码底片(Digital Negative)的缩写,也是Adobe公司建立的业界标准,更是Photoshop的生产原料。有了DNG文件,等于给实体化的胶片建立了一份包含完整信息、去掉冗馀信息(镀膜颜色的反色、画面以外的底片、惹人讨厌的灰尘)的数码等价物。在此基础上,Photoshop可以尽情发挥。
【STEP 7要做的】
1.打开「导出」页面:在「文件」下拉选单里点击「导出」。
2.将「图像格式」选为DNG:在「导出」里向下翻页,找到「文件设置」,在「图像格式」里选择DNG。点击「导出」。特别地,对「导出」页面里的「调整图像大小」、「输出锐化」等影响底片质量的模块,都要全部去掉,保持DNG文件的纯粹性。
STEP 8:导出JPEG文件,得到预览文件
【需要的材料】
Adobe Lightroom
【为什么需要这些材料】
DNG文件是无法直接观看的,因为它只是高级的中间品,需要进一步加工为成品,才能让人看到。加工的方式有两种:一则,打印成纸质照片;二是,导出JPEG文件。前者是另一个专门话题(将以〈专业摄影的大基本功〉的最后两篇——黑白胶片版,彩色胶片版——的形式存在),这里只谈第二种。
【STEP 8要做的】
1.打开「导出」页面:在「文件」下拉选单里点击「导出」。
2.将「图像格式」选为JPEG:在「导出」里向下翻页,找到「文件设置」,在「图像格式」里选择JPEG。点击「导出」。
3.时刻提醒自己「预览不是照片的全部」:哪怕导出JPEG时将「品质」调为100,JPEG都是作为「DNG的预览文件」存在的,这从两种格式的文件大小可以看出:上面扫描产生的DNG文件大小是323M,导出的JPEG文件大小只有18.7M,前者是后者的17倍还多。如果JPEG是对DNG的完美呈现,DNG还有什么存在意义呢?所以要时刻提醒自己JPEG只是DNG的预览文件,预览不是照片的全部。切记切记。
4.在导出JPEG之前,我会做出非常个人化的艺术调整:这步的结果取决于我的个人偏好,为的是让导出的JPEG文件更有冲击力(包括对色温和色调、对比度的调整,并增加清晰度和进行适当的锐化)。你当然可以不这么认为,但这是纯粹艺术性的问题,和这里的技术性讨论无关,我也不再多费笔墨了。以下是我的JPEG预览文件(再次提醒:预览不是照片的全部):
You don’t take a photograph, you make it.
- Ansel Adams